见招拆招 物流信息化建设的误区与对策

    见招拆招 物流信息化建设的误区与对策

     

    信息化对于物流企业来讲,犹如盲人能够清晰分辨白天黑夜。但是对于每个环节上的每个企业,都无法承担信息化开发和维护所需的巨大成本。实践告诉我们,物流信息化的提 升,不是一个企业、一个区域、一个行业的物流信息化的提升,而是覆盖所有经济行业、涉及所有经济过程、服务整个国民经济社会的交通物流行业信息化的整体提 升,这是一项浩大的系统工程,如若不注意技巧将走入建设误区。

    误区1:不从企业的实际需求出发,盲目立项物流信息化建设

    解决之道:聘请物流信息化专家对本企业的信息化工作进行专门指导,要严格按照企业自身的需要合理地选择系统平台和应用逻辑的功能覆盖,同时要看到信息化建设的系统性、全局性和整体性。

    误区2:认为找熟悉的软件开发商要比不熟悉的可靠

    解决之道:不能以是否熟悉开发商作为选择的主要基准,而要对开发商进行细致地观察、分析和比较,要依据多项标准进行综合评价。

    误区3:把信息化建设看成是一种阶段性行为

    解决之道:软件系统的阶段性需求与长远发展之间永远存在着矛盾,对于那些大多数功能模块无法使用的系统,或者用了也不能提高企业作业效率的系统来说进行适时淘汰也许是正确的决策。因此,如何正确评价与处理当前正在使用的软件系统是一个相机决策的问题。CIO们应慎重决定。

    误区4:由不懂信息化的人员领导实施物流信息化建设

    解决之道:物流企业的CIO需要组织企业进行物流信息化建设的领导要具有较高的素质,具体包括良好的计算机相关专业的教育与实践背景,较好的管理与 组织能力,同时他还要十分熟悉所在物流企业的业务流程、经营模式和发展战略,并且能够对企业的经营发展需要什么样的信息系统有正确、全面的认识。

    误区5:不接受软件系统的合理服务支出

    解决之道:在软件系统应用方面,软件开发商一般是在软件系统投入使用一年以后,对用户提供的常规技术服务才会收取一定的费用。对于正常维护的服务费 用,一般会以年度为时间单位进行处理,费用的比例也会视软件开发规模、开发商的技术实力和开发商品牌等无形资产的不同而有所区别。

    误区6:以为软件交付使用了就万事大吉

    解决之道:一些企业在外包开发的物流软件系统交付使用后往往会犯这种错误,这种认识的误区与购买设备的心理颇为相似,但是物流软件系统的购买却并非如此,与购买设备相反,企业外包开发的软件系统在交付使用时,仅仅意味着企业与软件开发商重要合作的开始。因为企业的每一个物流作业环节都将被这个系统贯 穿始终,每个环节都会在使用的过程中因为使用人员的能力水平或者是软件系统设计开发的缺陷出现意外,技术人员的培训是很重要的一环。这些后续合作对企业而 言更为重要,他们需要企业和开发商之间进行密切协作和有效沟通。

     

     

用户中心
用户名:
可用用户名,邮箱,ID登录
密 码:
客户评论
  • 网站的的价格查询功能很好用,查询结果的价格比较非常实用...
    评价人:A**D
  • 价格很有优势,并且服务很好,祝你们生意兴隆
    评价人:3**b
  • 跟踪号查询功能非常实用,DHL的跟踪信息全都有了,再也不用去DHL官网上查询了
    评价人:c**v
  • 系统的批量处理订单的功能非常实用,并且支持ebay格式的订单导入...
    评价人:l**y